滨城现代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干出高质量 |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标志,也是提升高质量发展竞争力的动力支撑。推动滨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聚集区,根基是实体经济,关键是科技创新,支撑是服务提升,方向是产业升级。在砥砺奋进的新征程中,新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特色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奋力实现滨城产业在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做高效益、做强贡献上支撑引领。
一年来,滨海新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行动指引,在现代化产业聚集区建设中用行动说话、用数据证明,又好又快地建设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聚集区、国际消费和区域商贸“双中心”城市聚集区、数字产业聚集区,高质量打造中国北方现代化产业基地。
补链强链 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核心区建设成效显著
新区通过产业链核心头部企业的引领示范,延链展链、补链强链,进一步做大做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核心区。近年来,联想集团与滨海新区战略合作持续深化、全面升级,今年5月,联想集团将全球供应商大会放在新区举行,汇聚了全球1000多家供应商。与会的众多供应链企业通过实地感受新区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脉动,纷纷做出“布局天津、落子滨海,精诚合作、共赢未来”的决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等特点,滨海新区正加速构建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不断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加快形成更具创新力、竞争力的产业链体系。在生物医药产业链方面,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研究基地、法尔玛小核酸产业基地实现竣工;在新能源产业链方面,环欧高效太阳能超薄硅晶片项目竣工投产;在新材料产业链方面,赛力成科技、金隅绿色新材料等项目正式签约,卡博特高端负极材料等项目实现开工,新宙邦、中昌高端工业织物生产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在航空航天产业链方面,第六届直博会交付、成交和意向成交直升机62架,空客二线项目正式开工……通过在生物制造、细胞和基因治疗等领域布局,滨海新区抢占未来产业赛道,构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老树发新芽”,是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的关键所在。新区以创新思维谋篇布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重塑竞争优势、奠定产业发展胜势。在绿色石化产业链方面,南港工业区一体化管理持续推进,大港石化产业园区完成化工园区认定,中石化南港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加速建设;在装备制造产业链方面,新区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2022年创新型产业集群,飞旋科技磁悬浮轴承产业化项目竣工投产,天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大船集团船舶制造基地等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在新旧动能转换的突围决战中,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关键命题,新区各优势产业紧盯业内最高端,加快实施技术提升改造,全面提升优势产业的质量、效率、绿色含量,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内涵集约发展。(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金融加持 金融创新运营聚集区建设稳步开展
2023年,在新区举办的中国航空金融发展国际论坛和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峰会都来到了整整第十届。作为新区建设金融创新运营聚集区的两张名片——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的行业盛会,与会业内大咖与头部企业大多来自新区,“十全十美十数载”,他们伴随着新区成长一路走来,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行业发展呈现“创新有效、发展有序、服务有力、风险可控”的良好态势,主要发展指标持续领跑全国。围绕租赁行业发展,新区通过出台多项支持政策,在实施外债意愿结汇、开展联合租赁和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等方面实现了多个全国“首单”和“第一”,率先探索出了保税租赁、离岸租赁、绿色租赁等数十种新业务模式,这些优质案例已成为新区多措并举加快优质项目聚集、不断优化创新型产业生态的生动体现。
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实践不止于此,全国首笔FTN项下跨境缴税业务、首个银行与境内支付机构合作开展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业务成功落地……挂牌成立8年以来,这里已累计发布153个金融创新案例,涉及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绿色金融创新、供应链金融创新、融资租赁业发展水平提升、商业保理创新发展等诸多领域,有力推动了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的深化,进一步彰显了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在新区众多金融改革创新措施中,持续迭代升级外汇管理配套政策细则,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不断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是突出亮点。同时,通过推出“科创积分贷”等金融产品,一批新区企业获得授信,破解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资金困局。以试点高新区为例,仅这一个区域就已有200余家企业成功获得授信280余笔,累计信用授信额度超10亿元,撬动合作银行通过各类信贷产品为积分制企业整体授信超220亿元。为提升新区企业直接融资效率,新区出台了上市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大力推动新区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优做强,不断提高区内上市公司质量。2023年,金海通、宏信建发2家公司成功上市。
如今,新区金融资源投放更加精准,为产业稳链强链和转型升级、跨境贸易便利化、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创造了更加坚实的金融环境,为新区“创新立区”“制造强区”注入澎湃动能。
消费赋能 国际消费和区域商贸“双中心”城市聚集区建设深入推进
今年4月,一群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生组了个“大局”,他们披星戴月骑行到新区,只为一睹东疆的海上日出。“日出东疆”迅速引爆全网——清晨四五点钟天光未亮,东疆亲海公园即开启“人从众”模式,成为“顶流”。“日出东疆”爆红网络后,滨海新区调研团队凌晨出发,与学生们一起看日出,了解学生群体最急迫的需求,一系列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这是滨海新区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的高光片段。今年以来,滨海新区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聚集区建设,着重将“流量”转化成“留量”——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复航,“梦想”号、“地中海”号相继启航;天津港文化旅游度假区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陆续开展四季“向海乐活节”,“节会效应”明显,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同时,新区加快推进大型商业载体扩容提质,目前已建成大型商业载体69个,初步形成了解放路—天碱—“于响”海河商圈、泰达MSD商圈、空港经济区商圈、生态城风情消费商圈、生态城海博乐享商圈、东疆亲海旅游商圈、滨海高新区商圈7大滨城核心消费商圈。
不仅如此,新区还充分发挥跨境电商资源优势,推动北京王府井集团“有税+免税”的经营模式落地,采取线下保税展示、店内体验、线上下单、线上报关、物流配送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跨境商品与全流程销售服务。跨境电商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南北两翼重大商业项目加快建设,海世盛通冷链物流、优合天津智能云仓冷链一体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实现竣工,东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京东完成北方首单进口机油业务,菜鸟出口集货仓顺利投入运营,美菜网、浙江中交兴路运力、广西现代物流等网货平台落户新区。
加快建设“双中心”城市聚集区,已使美丽“滨城”烟火气更浓、人气更旺、商气更足、名气更大。
数字助力 数字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快实施
在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位于经开区的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发布了“天河E级智能计算开放创新平台”和“天河天元大模型”。“天河E级智能计算开放创新平台”将带来突破百亿亿次的多精度融合超级计算算力;“天河天元大模型”搜集整理了网页数据、各种开源训练数据、中文小说数据、古文数据、百科数据、新闻数据,以及专业领域的中医、医药、问诊、法律等多种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启动训练面向医疗、工业、法律等领域的专业模型。“下一步,它们将变成生产力工具,必然将与特定生产场景、生活场景、创新场景相融合,形成行业领域里的大模型或专家系统,来赋能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组书记、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孟祥飞介绍说。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目前,新区已入选全国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保税区获批工信部2023年中国数字化转型创新应用优秀成果奖。近年来,新区把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智改数转”作为重点工作,助推产业借“智改数转”东风,踏上“智慧之路”,逐步勾勒出一幅以“数”领航、以“智”取胜的产业升级新画卷。
新区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产业发展不断向高端化转型、向现代化产业聚集迈进,一条条产业链正纵向成链、横向成网,让这座渤海新城拥有了源源不竭的活力和无限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