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以滨海新区为核心的“1+N”空间发展布局
发布日期: 2021-12-22 15:22      来源: 滨城时报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天津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出台

    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天津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到2025年,天津市将在产业规模、龙头企业培育、创新生态建设、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突破,产业增长潜力充分发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

    ■ 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平均增速超过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3500亿元,增速达到10%;人工智能产业不断壮大,整体质量效益进入国家第一梯队。

    ■ 到2025年,打造4家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年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培育4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年收入超50亿元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行业领导力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到2025年,围绕集成电路、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形成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发明专利数量和标准拥有量显著提升。新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搭建“芯火”双创基地(平台)、中国信创谷等创新载体,创新对产业的驱动效应更加显著。

    ■ 到2025年,在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累计实施示范应用工程50项以上,建成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优化产业组织方式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规划》指出,构建以电子信息制造为核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与人工智能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到2025年,在智能终端、信创、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形成超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国内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优势、特色,全面统筹规划空间布局,形成以滨海新区为核心,西青区、武清区、津南区、北辰区、宁河区等共同发展的“1+N”空间发展布局。依托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滨海新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及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立足各区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科学规划,加快建设主业优势鲜明、配套功能完善、综合效益突出的产业园区,引导资源定向聚集,促进产业合理分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

    加强企业梯度培育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规划》指出,以全国电子百强、软件百强企业为引领,打造一批带动行业技术发展、拥有高端品牌的领军企业。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基础产业领域,加强企业协作,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推动源头技术创新 助力产业高端发展

    《规划》指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等手段,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聚焦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组织开展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着力研发自动化装备、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等基础产品,提升产业制造和生产的支撑能力。重点突破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知识深度学习、类神经网络分布计算、智能决策控制、新型人机交互等关键共性技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在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支持企业在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和储备。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 提升创新能力支撑

    《规划》指出,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推动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优化升级,争创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中科曙光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天地伟业智能安防创新中心、中科创新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以科技资源集成开放和共建共享为目标,通过整合、集成和优化科技资源,完善基础条件建设,提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领域公共技术服务能力。

    畅通产业内外循环 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规划》指出,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终端等产业链,编制产业图谱,绘制潜在招商目标,精准对接企业及创新资源要素。积极探索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新模式,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共同体,在产业功能定位、产业分工、项目投资等方面做好统筹布局,支持共同体内各成员单位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积极开展技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和行业标准制定等工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进产业跨界融合 释放产业发展空间

    《规划》指出,深入实施“智能+”,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依托互联网平台,整合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资源,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民生、政务治理等方面的渗透和融合。

    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un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ssbm=&fromcontentid=&enddate=1754/1/1 0:00:00&focus=&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admin&check_checkdate=2021/12/22 15:23:02&check_reasons=&translatecontenttype=C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