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 工人从手工操作变成机器操作者 智慧工厂让市政施工告别灰头土脸 |
5月19日,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全线23695环的地铁盾构管片预制任务完成。在中交一航局承揽的天津地铁11号线管片预制厂内,总工程师武保华看着天津市首台管片智能收面机器人完成收面工作的场景感慨:“智能设备在土建领域的研发、应用,让人觉得整个行业迎来了发展的好时代。”
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一起转型
中交一航局素有“筑港摇篮”的美誉,武保华23年前来到中交一航局,一直从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武保华告诉记者,早在2002年,公司便进入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领域,承建了天津滨海快速交通轨道的多个标段桥梁和车站工程。
“10年前,中交一航局开启由水上陆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城市轨道交通业务处在转型的初始阶段。”武保华介绍说,10年间,公司各类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等,业务广泛。2019年,中交一航局中标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承揽全线管片预制、车站主体和盾构区间土建施工、车站装修等多个任务,“作为建设者,我们感受到城市交通带来的便捷,也见证了每个阶段设计理念的变化。”
武保华说:“不只企业在转型,技术人员也在努力实现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突破。第一个挑战是想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追溯和全过程数字化控制,我也从专门的工程技术人员转而开始探索技术信息化方面的解决方案。第二个挑战是企业启动了智能机器人科研项目,开始我们并不了解智能机器人,为了更好地服务天津、建设天津,我们对天津市及其他省市的管片厂进行了考察,厘清了建设管理思路,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匠心智造’创新工作室。”武保华告诉记者,企业需要技术革新,工程技术人员则必须适应科研开发和信息管理的节奏,形成合力把管片厂建设成为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工厂。
从“尘土飞扬”工地到智慧工厂
在管片厂智慧管片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让人一目了然地显示着管片生产的环数、浇筑方量、材料型号、环境温度等信息;生产线的每个流程,都有一块或多块屏幕实时滚动着当下物料的存储及使用情况;在抹面区域,智能收面机器人负责精收面工序……随着管片生产任务完成,厂区内越来越安静。武保华告诉记者,土建领域的车间环境一直被认为是“尘土飞扬”的情况,可近几年,整齐的堆料区、干净的地面、自动化的喷淋系统……生产环境发生了巨变。
武保华介绍,10年前,工厂里加工钢筋全部依靠人工完成,而现在工厂全部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工人也从手工操作变成机器的操作者;以往,管片抹面通常需要两名工人拿抹子把混凝土管片粗糙不平的表面抹平,由于管片有一定的弧度,人工收面难度大,标准也不好把控,“创新工作室全体人员都参与了研发智能收面机器人的工作,经过多次讨论、多次试验,克服了很多困难,智能收面机器人终于研发成功。”
有了智能收面机器人,收面平整度大幅改善,收面时间也大幅度缩短,不但解决了人工收面存在的质量偏差问题,更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智能收面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工程人员只需提前在机器人系统中输入相关的技术参数及模具排列顺序即可。不仅如此,它的应用还进一步减少了现场粉尘、污水、噪声,提升了作业现场的绿色环保水平。”武保华对记者说。
这些只是管片生产过程中体现智慧管理的几个片段。记者了解到,在管片厂内,早就实现了智慧化生产,这座工厂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智慧工厂”——不仅生产过程可实时监控,就连生产出的每片管片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份证件”——RFID身份识别卡,扫描管片上的二维码,就能对生产全过程进行信息追踪。“总体思路就是智慧建造,以数字化施工、智能化施工为两翼,通过各生产流程的要素控制实现高质量管片预制过程。”武保华说。
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和建设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对工程技术人员也会有更高的要求。武保华表示,在新的时期,每个人仍需要继续转换自己的角色,树立科技助力发展的思维,让自己成为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借助创新工作室平台,公司也将组织青年技术人员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努力提升技术人员整体的业务水平,扎根天津、建设天津的同时,为全国的轨道交通发展作出贡献。“我们期待下一个新变化。”武保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