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十大人才联盟构筑高质量发展战略支点 |
近年来,天津积极发挥人才工作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为突破口,组建了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高端人才加速集聚,优质项目加快落地,一大批“卡脖子”技术实现突破,激发出协同创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大“痛点”催生人才联盟
如何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天津市委组织部结合“十四五”规划重点工作调研,走访32个重点企业和高校院所,访谈50余位高层次人才,听取15个部门和区意见建议,发现了4个方面痛点。
企业痛点:产业集群效应低,专业人才招聘困难。近年来,天津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很快,数据分析、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但是一些企业家反映,由于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对高素质专业人才吸引力不强,在某一线城市,如果上午从科技大厦12楼辞职,下午就可能在8楼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因此建议加强产业集群建设,“筑巢”和“引凤”两手抓。
高校痛点:科研与市场脱节,校企创新“两张皮”。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高校院所与本土企业关系松散,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遇到问题时只想着找政府,不去找市场。企业有大量的人才需求、技术需求,但是由于缺少常规的沟通渠道,难以和高校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发生有效碰撞。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底子薄,全职引进高端人才比较困难,更需要从高校、科研院所物色相关人才,柔性解决技术难题。
区域痛点:产业链联接不紧密,项目和团队易流失。“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实施以来,集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团队和创业项目,但是本地应用场景偏少,民营经济不够活跃,产业不够集中,企业家之间缺乏互动合作,有的企业原材料供给和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外”,运营成本高,项目和团队对区域的忠诚度低。
部门痛点:服务对象不精准,政策实施效果不显著。近年来,天津全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在人才引育、科技创新、金融保障等诸多方面出台支持政策,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各区之间,仍然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政府部门和企业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对称,上面感觉“下了血本”,下面感觉还是“不解渴”。一些好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撒胡椒面”,对一些有潜力的产业集群支持力度不够。
为精准解决这些深层次困难和问题,天津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区和领军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决定成立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用系统思维方式将这些问题“打包”解决。截至目前,已陆续组建了无人机和新材料、智能轨道交通、智能网联汽车、半导体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互联网新经济、动力与电气、电子信息与大数据、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池、乡村振兴等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形成了多方协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精准滴灌的创新联合体模式。
创新联合体效应外溢
强化顶层设计,广泛汇聚创新资源。要想解决现阶段错综复杂的问题,必须在政府、人才、产业、科技、金融等各方之间“搭桥”,变“单打独斗”为“兵团作战”。因此天津设计推出了“1+1+1+N”的联盟组织形式。第一个“1”是每个联盟选择1个产业集聚度高、人才工作基础好的承载区,发挥各区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作用,为人才创业、校企合作、成果转化搭建广阔舞台;第二个“1”是引入至少1所与联盟契合度高、科研实力强的高校,发挥高校创新人才、科研平台、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汇聚的优势,推动高校与产业深度融合;第三个“1”是吸纳至少1所技能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向企业输送大批生产服务一线人员;“N”是集聚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行业领军企业,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通过构建“1+1+1+N”的联盟组织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使人才有合作平台,技术有应用场景,转化有金融保障,产品有销售市场,形成共生共荣的创新创业生态。
立足比较优势,形成特色鲜明发展布局。通过综合研判不同地区产业优势、人才优势、科技优势,确定滨海新区、河西区、南开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十大人才联盟承载区。近期,天津又探索了由市农业农村委整合全市农业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成立乡村振兴人才联盟的新模式。各联盟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构建高端引领、协调发展、特色突出的创新型发展体系。比如,东丽区有中国民航大学提供创新资源、人才资源,集聚了一批领军企业和科研机构,重点发展航空总部、航空物流、跨境电商、智能制造、临空商贸五大产业集群,拥有承建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联盟建成后,东丽区借助航空航天人才联盟平台优势,吸引12家民营企业以PPP模式中标临空经济区国际商务园项目一期闲置载体经营权,投入8亿元建设资金,盘活12栋闲置楼宇中的8栋,新入驻优质企业20家,载体利用率提升50%。河西区依托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联盟,打造以“新八大里”为标志性区域的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联盟成立以来,新落地项目15个,总投资额5.1亿元,累计营收达65亿元。
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升人才发展环境。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在联盟建设过程中,天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工作组织体系,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纵向联系指导各联盟秘书处,横向衔接工信、科技、人社、公安、金融、海关等10个委办局的30个职能处室,构建起网络化、扁平化、专业化的人才工作矩阵,在科研立项、融资、居留、出入境、出口退税、职称评审、子女入学、医疗保健、购车指标等30个方面,提供“一揽子”支持。对企业家提出的问题,联盟秘书处建立“三个一”快速反应工作机制,1小时回应、1日内对接、1周内答复解决,服务效率显著提升,受到广大企业家好评。联盟企业天津铁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开发供电线路智能化跟踪控制产品过程中遇到技术瓶颈,在联盟秘书处推动下,很快找到项目合作伙伴,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进程驶入了快车道。公司总经理孙建欣说:“我们的研发时间从10个月缩短到1个月,完美地解决了材料问题。如果没有联盟推荐的兄弟企业,我们可能会失去整个市场。”天津海关针对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企业推出32项服务举措,2021年以来累计服务联盟企业351次,解决问题141个,减免税超1.3亿元。西飞国际航空制造(天津)有限公司通过天津海关提供的快速通关渠道,平均每批料件节省5-10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