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出来的精彩人生 ——记汉沽飞镲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满宗
发布日期: 2019-04-15 09:22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汉沽飞镲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汉沽飞镲的保护传承中,有一个老先生特别的突出,他就是今年5月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满宗。

    走进赵满宗的家里,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一架大鼓和一对镲,这两样乐器也就是汉沽飞镲的关键,敲镲、击鼓是汉沽飞镲表演时不可或缺的部分。

    汉沽飞镲的伴奏乐器一般是一面大鼓,2至4对大镲。表演时一般由24名飞镲表演者在表演中缠头裹脑,一招一式都尽显出舞者的刚毅与柔美、强劲与舒展的完美结合。赵满宗说:“汉沽飞镲有好几种打法,一是草子,二是一(吆)二,三是敬香。主旋律是长量。

    “其实‘镲’这种艺术形式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最早民间的‘镲’是叫做‘钹’,起初只是汉沽渔民们在渔业生产中的一种海洋捕捞‘打喜’及联系的方式。古代没有现代的这些通讯科技,而镲发出的声音在海上是可以传到一百到三百公里不等的,因此在当时是很重要的联络工具。除此之外,渔民出海一般都会在海上待很长时间,漫长的海上时间是很枯燥的,镲也就成为了海上渔民主要的娱乐方式。后来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了,下海的时间少了,大家就把这种乐器与形意拳术动作相融合,在陆地上演练,逐渐衍变成了现在的汉沽飞镲。”谈及飞镲在汉沽的历史发展,赵满宗如数家珍。

    作为蔡家堡飞镲世家第三代传承人,赵满宗自小受飞镲艺术的熏陶,爷爷和父亲的飞镲表演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从记事起他就和飞镲紧紧联系在一起了。据他回忆,刚开始学习飞镲的时候自己的手经常被镲刮掉皮,练动作练到手和腿时常酸痛,上炕都成问题,但自己还是坚持了下来,一步一步的把每个动作都练到极致。

    “汉沽飞镲这种表演艺术是极具感染力的,当表演者身穿红白蓝三种颜色的彩装,手持镲、铙、架上鼓出现在大家眼前时,那种属于北方人的精气神瞬间就展现出来了。而当大家‘飞’起来时,整个表演所流露出来的与自然搏斗的勇气、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很容易引起观看者的共鸣。这也是每逢节庆时期总少不了汉沽飞镲助兴的重要原因,它是一般的歌舞所不能表达出来的,是汉沽飞镲独特的魅力。”赵满宗一边说,一边比划着飞镲的表演动作,69岁的老人一沾上镲顿时精神矍铄,“这是二龙戏珠,这叫猛虎出山,这是飞鹰展翅……”。

    不仅自己在汉沽飞镲表演上技艺娴熟,赵满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汉沽飞镲的传承和发展。1972年他在工作单位成立了化建公司飞镲队,共20名队员,自己任队长,还请他叔祖父赵洪生、父亲赵连贺到队做教练,边教边练,多次组织参加天化运动会等活动;1996年,建安公司成立飞镲队,他又任队长兼教练;后来还组建了汉沽渤海金龙飞镲队,现有队员50人。

    在汉沽飞镲传承发展的道路上,赵满宗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不懈,他不仅把飞镲带出了汉沽,更带出了天津,传到了京津冀甚至港澳台地区,他和飞镲队的队员们用辛勤的汗水让飞镲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汉沽飞镲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 “飞”出了名声,“飞”出了气势。

    赵满宗说,虽然时代变迁,很多民间艺术都已经走下坡路了,但令他欣慰的是,飞镲这门艺术在汉沽可谓长盛不衰。年节庆典、运动会开幕、开业典礼等场合,都少不了飞镲的身影,就连学校也将“飞镲”纳入体育教育课程。

    现在他就在西孟小学任校外飞镲辅导老师。“我现在教的这些孩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有,他们都对飞镲很感兴趣,一班班的教,孩子一年年的长大,自己心里的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赵满宗说这话时嘴角一直挂着笑容。

    从自幼接触飞镲,到如今大力传承飞镲艺术,对飞镲的热爱几乎贯穿了赵满宗的一生。

    2018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7年参加了春节广场舞大赛并获一等奖,同年参加全国“群星奖”大赛并进入总决赛。

    2006年在天津体育馆举办的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表演,同年参加了天津市第四届农民艺术节大赛并获一等奖。

    2005年带飞镲队参加天津市百万市民大赛并获一等奖。

    2004年参加在天津银河广场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四进社区优秀体育健身表演活动。

    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un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ssbm=&fromcontentid=&enddat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