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汉沽砑花葫芦作者吴树和的艺术追求
发布日期: 2019-04-15 09:22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在滨海新区,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年人,他叫吴树和。在去年举行的天津市和全国工艺美术两项展览和比赛中,他竟以几件砑花葫芦一下拿到了两个金奖和两个银奖,令人刮目相看!这也标志着吴树和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创作中所达到的水平。

    吴树和,生于滨海新区,今年45岁,戴一副近视眼镜,透过镜片你看到的是一双充满执着、勤奋双眼。为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二十几岁时,他学过国画,摸过泥塑,参与过汉沽刻字,但最终他还是将目光锁定在了砑花葫芦这一中国传统工艺上,并开始了漫长的跋涉和探索。所谓砑花工艺作品,最早是专门为宫廷王公大臣所用,就是用特殊的工具在葫芦和其它器具上进行加工,使之具有凹凸感,形成图案和花纹,成为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的精美艺术品。葫芦皮薄,用劲大了,会“破相”;劲用小了,效果不明显。在吴树和的家里,书架上、古玩架上、书桌上,都处都摆放着形态各异的砑花葫芦作品。有山水,有人物,也有花鸟,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葫芦世界。


    2005年,他拜师于天津工艺美术大师张福来,在张先生的点拨下,艺术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反刀正砑”技术的实践,让他真正领悟到砑花葫芦作为一门中国传统工艺的魄力和精髓。从此,他开始了不懈而精深的探索和尝试。那么,在葫芦上砑花难点在哪里呢?他体会最难的一点就是,在图案做好之前,看着每个线条在视觉上是直线,其实,它是一个弧线,这给构图绘画上带来了很大困难。因为你既要掌握比例,又要将线条处理好,将透视关系处理好。


    一个葫芦有大有小,要想表现出一种题材,反映人物的形态和特点,要经过七八道工序。那么这些葫芦都能做成哪些造型或形状呢?他的案头有不少作品,有葫芦茶叶罐、熏香桶,茶桶、牙签桶、鼻烟壶。这些东西都能在上边砑一些花,后期再经过木艺师傅配上各种口盖,就形成精美的艺术品了。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浸透了创作的心血,每一件都凝聚了创作者的辛勤汗水。吴树和指着一件作品介绍说:“这上面砑的是三国人物,迎面上三英战吕布,一面是三顾茅庐。这是个大器型,整个连口盖加起来50多厘米,在全国金凤凰展览中获得银奖。在第一届葫芦节获得的是金奖。这样的一件作品花费了他一个月时间,经常干到晚上三点来钟,睡一觉,六七点多钟醒了接着干。”


    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树根陶第四代传人陆学明评价吴树和作品时说:“从艺术上讲,砑花上葫芦主要强调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相呼应的时候,吴把这个人物的点和线都能托得开,而且透视的感觉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刻画传统的古代人物上,他把国画工笔的东西做到位了,真的是难得可贵。”

    艺术需要精进,探索更需耐力。作为艺术品,是不能用多少金钱和价格来衡量的,因为这里浸透了你的智慧和心血。是你辛勤的创作之余慢慢体味的一种愉悦和快乐。回首从2005年拜师到现在的十余年间,他先后获得了全国性的展览银奖两个、天津市的展览金奖两个。说到今后的打算,他说:“艺无止境。在把这些传统工艺把握好的同时,结合我在实践中的经验,把国画的技法融合在一块,将砑花的人物砑完之后像国画效果一样,也就是说将中国传统的砑花艺术传承下去,这是我奋斗与追求的人生一大目标。”

    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un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ssbm=&fromcontentid=&enddat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